Sunday, September 12, 2010

香江第一才子——陶杰




  陶杰,原名曹捷, 祖籍广西,1958年出生于左派报业世家,父亲曹骥云为香港大公报副总编辑、母亲常婷婷为编辑;外祖父常书林为《珠江日报》记者。年轻时在香港湾仔长大。自幼接触古典文学,中学时开始投稿,作品发表在《新晚报》。曾以散文《屋之挽歌》夺得1976年全港中学生徵文比赛冠军。《轮》及《挥春之二》分别夺得《时代青年》第二届徵文比赛散文组冠军、第三届诗组冠军。《兵车行》及《勇士》分别被选为第五届青年文学奬诗高级组亚军,第六届青年文学奬诗高级组季军。

  曾经於香港左校就读,後来在岭南中学毕业,十七岁赴英国华威大学攻读英国文学,得硕士衔。又在伦敦大学修读国际关系文凭。毕业後於英国广播公司任职八年,并任香港电台驻英记者。


  回港後,陶杰在香港华侨日报、英文《东快讯》(EasternExpress)(皆已停刊)及明报担任副总编辑。1994年9月15日曾在机场隧道发生严重交通意外,在医院深切治疗部逾月。後来在明报撰写《黄金冒险号》专栏。有一段时期曾经为《东方日报》撰写社评及《功夫茶》专栏。又在香港电台主持每周节目《讲东讲西》,亦曾在无线电视与刘天赐主持电视节目《犀牛俱乐部》及於《都市日报》撰写《光明顶》专栏。

  现时,陶杰在香港苹果日报撰写《黄金冒险号》,《星期天休息》专栏,并在香港商业电台担任晚间节目《光明顶》主持,与弱台亚视合作,主持几档清谈节目。此外,陶杰亦与TOM出版集团大股东周凯旋合作,担任和记旗下内容供应商「威震四方」的创作总监,为和黄3G手机提供内容。

  以上内容属于通识材料,在网上找来的。本来不想照搬的,但是由于很多内地的朋友不知道、不认识陶杰,那就借来扫一下盲。



  低调与张扬

  学贯中西的陶杰,对于“才子”二字,一向看得很淡,更不用说是“香江第一才子”的名号了。记得在那个号称网络收听率最高的粤语节目——《光明顶》中,说到“才子”,另外两个主持自然不会不说陶杰“香江第一才子”的朵,因为是电台节目,所以无法看到他的表情,但是听声音应该是很随意,就像是拒绝一片面包一样拒绝了这个可能很多人会争着要的名号。然后他又会坏坏的自称是“文水浪人”,什么是“文水浪人”?就是靠文字、口水为生的人,然后他又像恶作剧般补充,最近加上了风水。

  如果看到这里你就认为陶杰是个谦虚的人,那你又大错特错了。他除了对“才子”二字低调外,其余的东西都是高调和张扬的。他会大力宣扬自己是人中典范:不穿名牌,不吃鱼翅、鲍鱼、苏眉,爱护动物,生活健康、环保。他从来都不会吝啬展现负笈英伦的背景、学贯中西的才华、高瞻远瞩的视野,以守法知礼的英国绅士自居。

  偏激与中肯

  很多人都会觉得陶杰偏激,因为中国人习惯了中庸之道,讲究的是凡事留一线,日后好相见。但是陶杰身上没有中国寒酸文人的这一套穷讲究,他的杂文笔锋凌厉,一针见血,讽刺的时候都是去到尽、踩到底,将对手剥个精光,不留半点余地。很多人都认为陶杰的杂文比鲁迅的深刻多了,我亦赞成。因为鲁迅先生对中国人的劣根性都只是推测(“我是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”),陶杰先生已经下结论了(中国就是一个小农社会,小农意识深入到中国人的血液甚至DNA里面),他用小农意识解悉了许多发生在中国人身上,但是看在外国人眼中却觉得是神奇得不可思议的事。这个观点得到了倪匡先生的举脚赞成,两人从此成了莫逆之交。

  陶杰对共产党的嘲讽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,所以很多亲中人士对其恨之入骨。但是香港是一个有言论自由的地方,他们不能够堵住陶杰的嘴,又不敢名正言顺的摆开擂台与陶杰叫阵,因为自知不是陶杰手脚,就只好不断的向广管局投訴。面对这些,陶杰会怎样?我觉得这时的陶杰应该是会将双手交叉在胸前,嘴角挂着一丝得意的微笑,欣赏着他们跳来跳去的样子,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躲在一边欣赏自己的恶作剧,还会时不时加上一句:“要不要我告诉你们广管局的电话啊?”

  陶杰的观点偏不偏激见仁见智,至少我认为他是中肯的。是,作为被陶杰歧视、嘲讽的大陆中国同胞中的一员,我有时也会很痛很羞愧。但是难道我们一辈子都要做阿Q吗? 面对自己的癞疮疤,不单自己不照镜 ,反而因为别人说起亮和光就恼羞成怒。就我自己来说,我会勇敢去面对别人的嘲讽,然后去照照镜子,有癞疮疤的就去治好它,没有的一笑置之,多好。

摘自《天会继续晴》博客

No comments: